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实验大纲(36学时)
一、 课程名称: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/Principle and Interface of Microcomputer
二、 实验课程编号: 0641039-01
三、 课程性质
课程类型:专业必修课
适用专业: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
实验学时:36学时
四、 本课程的地位、作用与任务
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实验课是我校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,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和应用计算机硬件的设计能力。它主要讲述微型计算机的内部结构、工作原理、指令系统、存储技术及微机的硬件接口技术。它的目的和任务是:让学生加深对微机工作原理的理解,学会用汇编语言来操控计算机,在此基础上,能通过微机接口完成简单微机应用系统的组建及综合设计能力。
五、 实验内容
序号 |
项目名称 |
主要技能知识点 |
类型 |
|
|
1 |
数据传送(ASM) |
熟悉星研集成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。熟悉Borland公司的TASM编译器
|
基础、必做 |
|
2 |
数据传送(C) |
熟悉80386汇编指令,能自己编写简单的程序,掌握数据传输的方法。
|
基础、必做 |
|
3 |
冒泡排序 |
熟悉使用80386指令,掌握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方法,了解如何使用高效方法对数据排序。 |
基础、必做 |
|
4 |
双字节BCD码(十进制数)加(减)法 |
熟悉80386汇编指令,学会使用星研集成环境软件,能自己编写简单的程序,熟悉BCD码,了解如何调用系统提供的子程序。
|
基础、必做 |
|
5 |
二分查找法 |
熟悉使用80386指令,掌握汇编语言的设计和调试方法。 |
基础、选做 |
|
6 |
汇编语言综合程序设计 |
编制完整的程序,要求综合键盘输入学生成绩并统计。通过键盘或文件输入成绩,统计各分数段的人数并屏幕显示 |
综合、必做 |
|
7 |
静态存贮器(16位)读写实验 |
了解静态存贮器的特性、扩展方法,掌握存贮器的读写时序。掌握CPU对16位静态存贮器的访问方法
|
综合、必做 |
|
8 |
简单I/O(16位)实验 |
了解外设的扩展方法,掌握外设的读写时序; 了解74HC273、74HC244的功能,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; 掌握CPU对16位外设的访问方法。 |
综合、必做 |
|
9 |
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使用 |
掌握8255并行I/O接口芯片的编程方法;掌握通过并行I/O端口进行数字量输入/输出的基本方法; 利用8255实习开关量的输入并显示。 |
综合、必做 |
|
10 |
可编程定时/计数器8253方波实验 |
了解8253的内部结构、工作原理; 了解8253与i386EX的接口逻辑; 熟悉8253的控制寄存器,熟悉8253的6种工作模式。 掌握8253定时/定时器的编程方法, |
综合、必做 |
|
11 |
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操作实验 |
了解8259A的内部结构、工作原理; 掌握对8259A的初始化编程方法,了解80386是如何响应中断、退出中断的; 学会中断处理程序的设计。 |
综合、必做 |
|
12 |
8251可编程通信实验(与微机) |
了解8251的内部结构、工作原理; 了解8251与i386EX的接口逻辑; 掌握对8251的初始化编程方法,学会使用8251实现设备之间的串行通信; 编写查询方式的串行通信程序,验证中断方式的串行通信程序。
|
综合、必做 |
|
13 |
并行A/D转换实验(数字电压表实验) |
了解几种类型AD转换的原理; 掌握使用ADC0809进行模数转换; 掌握A/D接口芯片ADC0809的使用。
|
基础、选做 |
|
14 |
并行D/A转换实验 |
了解数模转换的原理; 了解0832与i386EX的接口逻辑,掌握使用DAC0832进行数模转换; 掌握D/A接口芯片DAC0832的使用。 |
基础、必做 |
|
15 |
综合实验1 |
综合运用定时、8255、A/D、D/A等部件,完成一定的功能 |
综合、选做 |
|
16 |
综合实验2 (步进电机实验) |
了解步进电机的控制原理,运用并行接口控制步进电机,实现步进电机的微机控制 |
综合、选做 |
|
六、 教材
1.《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》,裘雪红、李伯成、刘凯,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。
2.《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》,牟琦、聂建萍,清华大学出版社。
七、 成绩考核方法
评定最终的成绩100分,按照平时的实验操作熟练程度10分、解决问题的能力10分、完成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及正确性20分、期末采用机考综合60%分。